↑這其實是本站一開始設定的原初站名↑,其中包含了兩個自創的詞,各有其用意。
【么氏】乃少了筆畫的『公民』,可暫時理解為『有所殘缺、不滿不足或未達理想的公民/狀態』。
站長化名【么氏老師】,意味著身為校園中『公民與社會科』教師的社會身分與實質經歷。
而【煉今術】的重點在於『今』:該如何在新興當代結構中妥當發展茁壯、持續煉造彼此信念?
比方說,在錯假訊息滿天飛的這個時代,特別在台灣脈絡下,過往的理論與要求還能適用嗎?
某天飯後散步回家路上,想起了國家當前的諸多挑戰與令人困惑難解之處。
當下有種感悟,在如此殊異的時代背景與國家處境下,就該用不同以往的『么術』來治理,才能對症下藥。
想要改變、推動國家與社會向著可能更美好、更良善、更幸福的方向前進,可以有很多方式。
在網路上的(公民)教育,便是其中一種。
這個網站未來會長成什麼模樣,仍存在著很多可能性,有些規劃,但也預期會有很多變化。
大概會圍繞著【公民與社會科】核心概念,且隨著台灣社會的重要爭議事件與議程前進。
想知道【這是什麼『么術』嗎?】
↑↑請探查上方〔么術〕將能得到線索↑↑
「彩蛋」也可以指在正片中精心安排的小巧思,要讓觀眾仔細尋找才找得到的小驚喜,用以作為跟觀眾的互動(比如說在某部片裡偷偷置入別齣電影出現的道具、人物等)。英文叫做 Easter egg,其實就是取自尋找「復活節彩蛋」的習俗,小孩去找到彩蛋時會獲得快樂與驚喜感,就如同我們在電影中發現彩蛋時會感到驚喜。